后汽车时代主流消费行业
众所周知,润滑油重要的功能便是润滑减摩,同时还具备冷却、密封等诸多特性,从而保障汽车发动机持续良好的工作状态。而随着车辆长时间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所下降,缩短润滑油更换周期也将有利于发动机实现低碳排放。这些都预示着后汽车时代润滑油市场的广阔商机。
我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润滑油产量与市场消费量整体上长期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中国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不断带动着润滑油产销量的大幅上升。一方面新车消费加速了润滑油的消耗增长,另一方面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也进一步促进了润滑油消费需求的稳步提高。此外,节能减排作为后汽车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促使润滑油在汽车节能环保的目标中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电力、冶金、钢铁、模具、机床等工业产业的高速增长,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润滑油市场需求量也随之递增。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润滑油市场,自2000年以来,中国润滑油消费量从376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805万吨,年均增速约为6%,是少数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市场之一。
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润滑油消费量增长较快,但是人均消费量依然偏低。目前中国人均润滑油消费量仅为4.5千克/年,与发达国人均15~25千克/年的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可见中国润滑油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与空间。
而随着润滑油市场需求量的逐年飙升,润滑油产品档次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而润滑油市场作为后汽车市场的一部分也逐步形成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两大阵营的对立局面。前者以进入中国市场早的壳牌、美孚和嘉实多为代表,后者则主要包括中国石化旗下的长城和中国石油旗下的昆仑等润滑油品牌。同时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经成为近十年来润滑油消费的热点地区,吸引着石油巨头和独立润滑油商在华投资,并占据着国内大部分高品质润滑油市场。而未来的国产替代品牌,将为高品质润滑油注入巨大商机。
2015年5月由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资1000万元人民币的唐山市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随着业务迅猛发展,又于2016年1月19日在唐山市滦县台商园经济开发区成立滦县分公司,同年2016年11月22日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又注资5000万人民币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烯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烯润总部。经过不断地持续整合和综合发展,实现企业从能源供应向品牌经营的方式转变。同时石墨烯润滑油业务也在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地位日趋显著,逐步带领润滑油行业新风向。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石墨烯润滑油生产企业,目前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生产多个型号的石墨烯润滑油(脂、剂)产品,其科研开发能力在国内处于带头水平,营销、服务、信息网络正向全国市场覆盖。生产工厂加工设备齐全,拥有前沿的调合技术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同时具有中国设施齐全的石墨烯润滑油分析、测试中心。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以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为基础,组织服务团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目前团队员工共50人,由多年从事润滑油研究的中国长城润滑油首任总工程师马希福教授领衔,团队有博士及博士后5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60%。
公司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000㎡,各类仪器设备达百余种,包括:旋转氧弹模拟氧化安全实验设备、四球机模拟减磨抗磨实验设备、柴油喷嘴和高温剪切模拟实验设备及各种发动机常见指标模拟实验设备等,为中国石油润滑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拓展网络渠道建设,加强客户管理,提高市场控制力,以及资源利用和产品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
2015年5月由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资1000万元人民币的唐山市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随着业务迅猛发展,又于2016年1月19日在唐山市滦县台商园经济开发区成立滦县分公司,同年2016年11月22日冀东物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又注资5000万人民币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烯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烯润总部。经过不断地持续整合和综合发展,实现企业从能源供应向品牌经营的方式转变。同时石墨烯润滑油业务也在呈现井喷式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地位日趋显著,逐步带领润滑油行业新风向。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石墨烯润滑油生产企业,目前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生产多个型号的石墨烯润滑油(脂、剂)产品,其科研开发能力在国内处于带头水平,营销、服务、信息网络正向全国市场覆盖。生产工厂加工设备齐全,拥有前沿的调合技术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同时具有中国设施齐全的石墨烯润滑油分析、测试中心。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以产品研究开发中心的技术人员为基础,组织服务团队,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目前团队员工共50人,由多年从事润滑油研究的中国长城润滑油首任总工程师马希福教授领衔,团队有博士及博士后5名,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60%。
公司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000㎡,各类仪器设备达百余种,包括:旋转氧弹模拟氧化安全实验设备、四球机模拟减磨抗磨实验设备、柴油喷嘴和高温剪切模拟实验设备及各种发动机常见指标模拟实验设备等,为中国石油润滑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突出拓展网络渠道建设,加强客户管理,提高市场控制力,以及资源利用和产品设计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
全力塑造竞争强势品牌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正以全新的经营方式和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延展经营战略的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步形成在国内外石墨烯润滑油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的经营强势。一方面,公司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通过销售环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尽快将中国石墨烯润滑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效益优势;另一方面,公司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效的市场营销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远离市场的行业传统劣势,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终端渗透,形成商品贴近消费市场的优势。
同时,公司正逐步建立产品线和行业线的销售营销体系,将加速推进销售的进程。以“服务提高层次,产品适合客户”为目标,在特种油市场实行行业销售代表制,同时还以良好的技术服务措施、快捷的销售通道和高品质的产品,加快与行业内部厂商的合作步伐。
此外,烯润科技有限公司还以满足用户需要的营销模式和商务政策,与全国的消费者共同协力打造"烯润"石墨烯润滑油品牌,使之在合作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并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运转有效的营销网络,从而达到市场管理、信息收集、产品销售、周到服务的目标。
总而言之,烯润科技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强化销售网络的"销售、管理、信息、服务"四大功能,培养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用实际行动实现对消费者"质量好、品种全、服务优"的承诺。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坚持把“致力于提高润滑油水平,坚持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方针,秉承“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研发创新思想,通过与汽车整车厂商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实验室,与大学及研究所等高等学术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等合作方式,推动润滑油的产品研发快速转化为产品应用,并致力于向新能源领域的触角延伸,积极践行自主创新研发。
公司目前现有技术可以满足符合美国API标准的SN、SM、SL汽油机油, CH、CI、CJ柴油机油等各种规格的车用润滑油,同时满足以上规格油品和添加剂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检测、模拟试验、台架评定、中型放大及行车试验等各项研究工作。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积极扎实推进自主科研创新工作,现已取得了诸多具备前沿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努力打破国外行业技术垄断,使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独有前沿技术跻身石墨烯润滑油前沿行列。
公司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团队由装甲兵工程学院许一教授、中国长城润滑油首任总工程师马希福教授以及原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燃料室主任高永健教授领衔。
· 许一 简介
许一 烯润科技副总经理
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总装“双百计划”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对象。兼任中国设备协会设备维修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青年委员。
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次,一等奖3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 马希福 简介
马希福先生,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在石油工业部621厂(后改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长城高级润滑油公司)历任技术员、工程师、技术科长、高级工程师, 直至担任中石化长城润滑油总公司总工程师。
马希福先生长期工作在润滑领域,是我国润滑领城专家。他先后从事全氟碳油、氟氯碳油、全氟聚丙醚等含氟润滑油、脂等润滑产品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神舟系列润滑项目研发;主持研发中国首例的流化床制备全氟碳油生产工艺和氟气压缩工艺成功用于工业化生产,同时承担民用润滑油的产品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是中国润滑油品奠基人之一。
马希福先生在润滑领城作出的贡献曾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并享受专家特殊津贴待遇。
马希福先生近年跟踪研究固体润滑材料、纳米材料、金属表面陶润化润滑技术等新材料、新技术,并积极倡导在润滑油脂中的应用。
· 高永健 简介
高永建 烯润科技北京石墨烯润滑油研发中心负责人
原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燃料室主任,先后承担参加完成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十六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Wear, Tribology Letters、《摩擦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被美国SCI、EI收录论文12篇;主编《舰艇机电人员用油知识手册》、《海军航空兵用油知识手册》教材两部。
· 张晟卯 简介
烯润科技石墨烯润滑油研发中心技术顾问
男,1975年生,博士。现任中国润滑剂与摩擦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可分散性纳米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摩擦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开发了纳米铜线、纳米三氟化镧、纳米铋和油溶性纳米铜(合金)生产技术,建成了年产200吨规模实验生产线,并实现了向企业的成功转让和产品销售。实现了纳米材料在润滑油中的工业化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国产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完成了多种高性能润滑油的国产化替代。
· 吕永梅 简介
烯润科技石墨烯润滑油研发中心技术总监
从事润滑油脂检验工作31年,曾负责润滑油试验方法培训工作,曾负责化验室油品分析及设备管理工作(等离子发射光谱、低温动力粘度测定仪、氮含量测定仪、总酸碱值测定仪等分析仪器。)曾参与建立实验室LIMS系统的基础工作并组织运行先后多次参加日本JX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组织的润滑油品质管理研修,曾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ISO9001认证管理工作,及实验室ISO14001,ISO18000认证管理工作。
· 苏州大学曾润生教授团队 简介
技术支持单位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苏州市,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综合性大学。
曾润生,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教授,烯润科技与苏州大学关于石墨烯添加剂研发项目负责人。1963年4月出生,有机化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近五年主持江苏省科技厅前瞻性项目一项,苏州大学横向项目3项,项目总经费470万元在铜盐和钯盐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农药的研制和石墨烯纳米润滑材料的开发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五年在Org. Lett. , Chem. Commun. , J. Org. Chem. 等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 美国雅富顿公司 简介
技术支持单位
雅富顿(Afton Chemical Corporation)是一家石油添加剂公司,开发和生产各种燃油和润滑油添加剂,提高其在机械、车辆及其它设备中的使用性能。雅富顿公司的研究和开发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市(Richmond)和英国巴克郡(Berkshire)的布瑞克内尔(Bracknell)。
建于1994年的里士满(Richmond)研究中心面积近20,000㎡ ,承担对新产品开发,分析,研究和台架试验。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展与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雅富顿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在中国北京国贸写字楼设有贸易公司。2011年,新的研发中心在苏州工业园建成,原上海实验室整体迁往苏州。
面向未来,烯润科技有限公司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以提供全程服务为服务宗旨,以为社会提供关爱服务为核心价值。烯润愿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互利互惠、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促进中国石墨烯润滑油事业的发展。
烯润力图打造润滑油品牌,秉承对经济、环境和社会负责的理念,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在业务上涵盖上、中、下游以及项目与技术部门。同时通过前沿的能源技术为中国润滑油市场提供能源方案,解决能源领域里的三大优先问题——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成为消费者满意度极高、同行业识别度强的质优润滑油民族企业,形成具有影响性的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在润滑油领域占有市场份额,以及持续的发展力和挑战性。
烯润科技有限公司秉承“科技创造价值,品质铸就辉煌”,经过烯润科技全体员工不懈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全力推广。2016年全年生产各类型号润滑油4277.35吨,实现对外销售4000余吨,并增加汽车清洗用品销售,各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缴纳各项税款543.48万元。2017年烯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与庞大集团等集团的战略合作,并不断增加产品品种,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创建属于“烯润”的汽车后市场产品品牌,预计2017年销售额可达到3亿元人民币,纳税总额预计1500万元人民币。烯润科技有限公司将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经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